5月14日,位于美安生態科技新城的康迪集團海南基地一派繁忙景象。該基地自主研發的高爾夫跨界車如今已駛出“國門”,海外市場份額屢創新高。
以新產品開拓新市場,是該企業搶灘海外市場的制勝之道,也成為越來越多本土企業的發展共識。一季度以來,海口工業企業“走出去”步伐持續加快,越來越多創新成果實現“落地生金”,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。
成果“上新”
鍛造發展“強引擎”
5月14日,在海南先聲藥業海口藥谷生產基地,技術人員通過控制面板下達指令,一個個完成包裝的藥板通過輸送帶進入全自動外包流水線,經過裝盒、檢測、過秤、貼碼、掃描等流程后裝箱入庫,等待發往全國各地的醫院。
“正在裝箱的是我們從美國引進的化療骨髓保護全球創新藥‘科賽拉’,依托‘樂城研用+海口生產’聯動模式,該產品已在海口順利實現地產化,規劃年產能達200萬支。”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慶祝告訴記者,“我們已將引進國外上市藥物落地海口生產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,未來還將加大創新藥研發力度,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。”
在上個月舉行的第四屆消博會上,海南華研膠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鵝肌肽、鱷魚小分子肽等自主研發的生物多肽產品亮相展廳,成為向全球客商展示“海口制造”的窗口之一。“鵝肌肽之前依賴進口價格很高,我們依靠自身的國家專利酶解技術,成功研發出國產替代產品,填補了國內在這款產品上的空白。”該公司商務部總經理鮑瑞介紹,自2005年建廠以來,企業持續深耕生物酶解技術,目前已擁有超百項專利,并承接了數十項國家、省市研發項目。
鮑瑞認為,科研創新的關鍵在于科技人才。她告訴記者,未來,企業將在加大科技人才引入力度的同時,持續保持年度營收8%的科研投入比例,通過品類的推陳出新更好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新需求。
產品“出海”
擴大全球“朋友圈”
今年1月,20輛海馬智能純電動汽車7X-E在完成裝柜和報關后,經由洋浦港搭乘貨輪運往越南海防港。這是海馬汽車出口越南的首批新能源汽車,也是海南本土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首次批量銷往海外市場。
海南海馬汽車總經理助理溫國安告訴記者,該批車輛在越南上市后被訂購一空。未來,海馬汽車將深耕海外市場,提升產品性能和用車體驗,將新車型打造成為在國際市場展示海南制造的靚麗名片。
在全球市場“開疆拓土”的還有普利制藥。作為邁出國門闖市場的海口本土代表性企業之一,今年4月,該企業主打產品之一碘帕醇注射液(血管內給藥)收到美國客戶多個規格訂單,訂單金額折合人民幣過億元,為其在造影劑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“不久前,我們還獲得了沙特阿拉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GMP證書,其中涉及7個品種、5大針劑生產車間,對于企業未來拓展沙特市場具有重要意義。”該企業執行副總孫強說道。
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,是拓展工業增長空間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。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未來,該局將深入實施產業強鏈、科技賦能、數字經濟等專項攻堅,推動海口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來源: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王子豪
編輯:王堂堂
審核:陳歡
監制:符績國